PG电子下载Z Waves|700亿身家的“中二少年”再出发原神之父蔡浩宇二次创业押注AI原生游戏革命

作者:小编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4-16 02:01:15    浏览:

[返回]

  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推出全新AI游戏《Whispers from the Star》,成为全球游戏产业的关注焦点。

  2.《原神》的成功使米哈游成为全球最顶尖的游戏公司之一,蔡浩宇将其视为技术理想主义者的实践。

  3.除此之外,蔡浩宇还创立了Anuttacon,布局元宇宙领域,旨在打造一个人人可定制的虚拟生命平台。

  4.Anuttacon的四大战略支柱包括实现原子级物理破坏的“逆熵”引擎、崩坏IP、脑电波交互的神经接口和全球研发布局。

  5.蔡浩宇对未来虚拟世界的豪赌有望为中国科技企业开辟一条“技术 + 文化”双轮驱动的全球化新路径。

  《Whispers from the Star》此款游戏不仅是蔡浩宇离开米哈游权力中心后的首秀,也是对其二十年技术执念的延续,更标志着中国游戏企业从内容输出者向底层协议制定者的蜕变。这场变革的核心代码,正由这位37岁的山东程序员书写。

  1987年,蔡浩宇在济南出生,他的家庭背景为他接触计算机技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其父亲是山东交通学院的导师,母亲也从事计算机教育工作,而祖父更是山东交通学院的首任院长蔡瑞霖,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,蔡浩宇从小就拥有了“技术宅”的基因。

  5岁时,蔡浩宇便展现出对游戏程序的敏锐感知,能够轻松打开游戏程序。1997年,7岁的他在中国接入互联网的第一年便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,从此在计算机领域一发不可收拾。他不仅领先同龄人数个版本研究计算机技术,还在8岁至11岁期间,在全国青少年计算机动画比赛中屡获佳绩,成为济南市天桥区“十佳少年”,并荣获山东省青工委颁发的小鹰奖章。

  2002年,蔡浩宇考入山东省实验中学。此时他的商业基因开始觉醒,他通过倒卖小灵通和手表“发了一笔大财”。

  2005年,凭借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的出色表现,他获得了保送上海交通大学的机会,进入计算机应用专业学习。在上海交通大学期间,他遇到了影响深远的动漫作品《EVA》,也结识了刘伟、罗宇皓等挚友,为未来的创业之路埋下了伏笔。

  在攻读研究生时期,蔡浩宇与刘伟、罗宇皓、靳志成合作开展项目。他们先是做了一个叫Freewriting的开源文学网站练手,随后又转向了游戏的方向。在中科院计算机第二届创新大赛中,他们凭借作品获得了20万的奖学金,其研发的“光线追踪”算法被国际期刊收录,这也成为后来米哈游图形技术的奠基之作。

  在求职不顺后,蔡浩宇萌生了组建团队的想法,于是2009年,米哈游工作室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D32寝室成立。他们以独特的方式为工作室命名miHoYo,其中“H”和“Y”分别是蔡浩宇和罗宇皓名字的首字母,“hoyo”则是因为他们认为流行的公司名字都带有两个“o”,如谷歌、微软、脸书,而“mi”则是从他们喜欢的初音未来(Miku)中借来的。

  在工作室成立后,盛大游戏找上门来邀请他们一起制作一款网页游戏《泡泡英雄》。随后盛大甚至发出邀约,想收购米哈游,但蔡浩宇和团队成员们由于想做喜欢的游戏,便拒绝了邀请。

  2011年10月,他们的首款游戏《FlyMe2theMoon》上线。熟悉《EVA》的朋友对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,这是一首经典的音乐,同时也是《EVA》的片尾曲。虽然这款游戏并未盈利,但却吸引了众多关注。

  2012年,靳志成因收到思科的offer退出米哈游,将15%的股份转让给刘伟与罗宇皓。现在看来靳志成应该相当之后悔吧,估计谁也想不到米哈游日后会发展到如此庞大的规模。

  随后的米哈游决定做一款自己喜欢的游戏,将二次元、美少女、强视觉冲击力作为卖点,并将打枪闯关类元素进行融合,于是《崩坏学园》就此诞生。然而,《崩坏学园》的买断机制导致销量不佳,团队遭遇了挫折。但他们并未气馁,而是积极调整策略。

  2014年,《崩坏学园2》以氪金网游模式推出,巧妙地融合了二次元元素,并结合用户画像邀请哔哩哔哩发行。游戏月流水突破千万,公司规模也得以扩大至50人。随后,团队着手制作《崩坏3》,将二维游戏扩展至三维,并选择了ARPG动作游戏的思路,为此还参考了大量优秀的外国游戏,如《鬼泣》《猎天使魔女》《忍龙》等。

  2016年《崩坏3》以王者的姿态出现在国内手游市场上,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次时代手游,并正式确立了“崩坏宇宙”IP。蔡浩宇也喜欢在网络上更新自己的日志,分享自己做游戏的日常,中二少年气质由此显现。同年,他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个问题:“该不该把兴趣当做事业?”他的回答是:“把兴趣当事业才能极致专注。”

  这一年,《崩坏学园3》采用自研引擎实现了主机级画质,成为国产3D手游的标杆。

  2017年,当《崩坏》系列游戏稳定运行之时,蔡浩宇已将目光投向全球市场,立志打造一款能吸引全球玩家的精品游戏,凭借《崩坏》系列(尤其是《崩坏3》)积累的宝贵3D动作游戏开发经验,米哈游逐步尝试开放世界玩法,于是《原神》便诞生了。

  在《原神》立项之初,蔡浩宇便果断提出“All IN开放世界”的战略。在蒙特利尔育碧工作室交流期间,他发现对方200人团队开发3A大作需要五年周期。

  回国后,蔡浩宇力排众议,将《原神》团队从150人扩编至400人。美术组为蒙德城的风车叶片旋转角度,专门组建了流体力学研究小组。当财务总监提醒研发费用即将突破5000万美元时,蔡浩宇抵押房产筹集资金,最终豪赌1亿美元研发资金,抽调公司80%的资源,毅然踏上《原神》开发之路。

  为了开发《原神》,米哈游引进大厂背景的HR团队,树立“技术驱动”企业形象,招揽大量海外3A研发人才。从2018年5月公司拥有员工500人,到员工数突破1000人,仅用一年多时间。

  《原神》的开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在短短几年里想要达到国外大厂的工业水平并不现实,只能人为增加工时,不断修改,早期的研发甚至成为“血汗工厂”的形象。且预约阶段一延再延,从2019年6月暗示2020年春季上线月。除了恐怖的工作量外,《原神》的玩法系统也很大胆,学习了大量经典游戏设计,如B社的任务系统、GTA的随机事件、塞尔达的世界探索、神界原罪的元素战斗、卡牌RPG的角色抽取与养成等。2019年6

  月7日《原神》PV公布,不少玩家发现与《塞尔达传说:旷野之息》相似,逐帧拆解PV寻找相似之处,质疑米哈游抄袭。6月25日,《原神》在TapTap发布公告,透露目前上线%,表示游戏超出预期的关注为团队带来很大压力,但回应未挽回口碑,6月30日游戏评分从9.9分跌到6分。之后情况愈演愈烈,在19年ChinaJoy达到高潮。8月1日,Playstation中国宣布《原神》将登陆PS4,侧面证明其原创实力。图片来源:米哈游微信公众号

  在这段至暗时刻,米哈游调整心态和开发方向,决定降低视觉上的雷同,在内测之外的内容做出与《塞尔达》截然不同的东西,这个截然不同的东西便是原生的第二张地图“璃月”

  。参考中式美学,植入苏州园林、张家界、黄龙等景观,并在角色和剧情方面融入大量国风元素,这为米哈游带来巨大赞誉,甚至在主流话语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。技术方面,《原神》采用“多平台同步发行”

  模式,通过Unity引擎实现PC、主机、移动端互通,这在当时是巨大技术挑战。米哈游在Unity引擎中重写物理碰撞算法,使《原神》在千元机上仍能保持45帧稳定运行。虽然在舆论上饱受压力,但随着公测日临近,《原神》获得越来越多展会和媒体曝光,全球预约数超过1700万。

  28日正式上线日登顶中、美、韩多国畅销榜,首月流水超过3亿美元。米哈游与《原神》分别入选《2021 - 2022年度国家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》,21年底,《原神》被TGA评为最佳移动游戏,成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全球化游戏。图片来源:《文化产业评论》面对这个成绩,几乎无人意外。注重内容、尊重原创、崇尚技术、亲力亲为、放眼全球、坚持热爱、敢于下注,这些品质成就了蔡浩宇和几位创始人,也成为挖掘游戏公司应具备的特质。这一次,没人再说它抄袭,甚至将米哈游与曾经的暴雪相提并论,米哈游已然成为全球最顶尖的游戏公司之一。

  不仅如此,《原神》在技术上的突破也延伸至管理领域:坚持15%年营收投入研发的刚性原则、坚决拒绝资本控股以保持决策自主权,这些举措构筑起米哈游坚不可摧的技术护城河。

  文化融合战略。将中国山水意境与日式二次元美学完美结合,璃月地区原型取材于张家界,音乐融入传统民乐,打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。2.工业化生产体系。自研

  持续内容迭代。保持42天版本更新节奏,年新增内容量相当于3个中型游戏,为玩家不断带来新鲜体验。

  这种早期的全球化布局,让米哈游和Hoyomix在全球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宝贵经验,为未来打造“十亿人虚拟社区”的全球化部署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  截至2024年,《原神》在全球移动端的总收入已经突破了90亿美元(约640.31亿元人民币),其中中国市场的贡献尤为显著,累计收入超过了

  50亿美元,占全球总收入的55%以上;海外市场收入也达到了40亿美元,彻底改变了全球游戏市场的格局。原神上线四年收入,图片来源:AppMagic数据

  三、布局元宇宙,从游戏公司到虚拟世界架构师2023年10月,当米哈游估值突破

  2000亿人民币时,创始人蔡浩宇的卸任公告在游戏圈掀起了轩然。然而,这场看似突然的转身,其实早在2017

  年便已埋下伏笔。当时,米哈游开始布局20余项前沿科技投资,正式向元宇宙领域迈进。米哈游官方回应称,蔡浩宇的卸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,他将投入更多精力在前沿科技研究与应用、新项目研发,以及整合国内外研发资源上。PG电子平台2024年,蔡浩宇创立了Anuttacon,有意思的是其注册地在新加坡,与米哈游的新加坡总部Hoyoverse位于同一地址,但办公地点却位于硅谷核心区圣克拉拉落子,距离英伟达总部仅20

  分钟车程。这一区位优势不仅便于吸引斯坦福和伯克利的顶尖人才,还能依托上海团队成熟的创作能力。目前这支团队目前已汇聚近50名顶尖人才,其中一半来自米哈游的核心团队,另一半则来自微软、亚马逊、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。这支横跨AI、图形学和游戏开发的“特种部队”由三位关键人物领衔:前微软全球合伙人童欣打造的实时渲染引擎,能够精确模拟虚拟角色发丝随太空舱气流飘动的细节;前

  B站直播业务操盘手王宇阳带来的380%增长经验,可能为AI角色粉丝经济的孵化提供新思路;分布式计算专家叶理灯搭建的云端架构,甚至能让AI模型在iPhone 6s这样的老旧设备上流畅运行。作为蔡浩宇“AI游戏”

  Whispers from the Star》被视为AI技术与游戏结合的里程碑,可能引领实时互动叙事的新趋势。游戏中还允许训练专属AI角色,同时在游戏选项中还有着“复活亲友”、“对话历史人物”等场景,暗示着Anuttacon的终极目标并非推出单一游戏,而是打造一个人人可定制的虚拟生命平台。想象一下这项技术应用到任何一款你能想到的大作上的场景,NPC不再只有固定的几个对话,角色不再只对固定几个行为有反应,你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整个虚拟世界,游戏的精彩程度将再上一个台阶。图片来源:官方图片专利文件显示,未来玩家可能通过上传文字和图片生成专属角色,甚至让AI

  “有限开放”的解题思路,或许会从米哈游现有IP的衍生创作中找到突破口。现今,每年5亿元的研发投入正在催化Anuttacon四大战略支柱的成型:实现原子级物理破坏的“逆熵

  ”引擎、向电影宇宙延伸的崩坏IP、探索脑电波交互的神经接口,以及覆盖蒙特利尔-洛杉矶的全球研发布局。正如蔡浩宇所言:“我们训练的不仅是工具,更是硅基宇宙的DNA。”当竞争对手还在优化NPC行为树时,Anuttacon的专利已经指向虚拟文明自主演化的框架。Anuttacon的官网上写道:“我们的愿景: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力创造全新、创新、智能且极具吸引力的虚拟世界体验和AGI产品。”

  这表明其目标不仅是推出单一游戏,而是构建一个基于AI的虚拟世界生态,推动玩家与虚拟角色的深度情感连接。尽管创意新颖,部分玩家对“边玩边说话”的交互模式能否持续吸引用户提出质疑,认为需要在玩法深度和技术稳定性上进一步突破。蔡浩宇曾预言AI将重塑游戏产业,而此次新作被视为其理念的重要实践。如果成功,这或将加速AI在游戏开发、叙事设计等领域的全面应用。可以说这次Anuttacon的AI游戏预告不仅展示了技术创新与玩法颠覆,更折射出

  AI对未来游戏产业的深远影响。其发展动向值得持续关注,因为它不仅是技术的突破,更是对未来虚拟世界的全新探索。蔡浩宇,图片来源:宣传视频结语

  互动时,他们参与的不仅是游戏,更是人类交互本质的社会实验。蔡浩宇用二十年验证:技术理想主义者的力量,在于将疯狂构想转化为可执行代码。从《崩坏

  3》的渲染技术到脑机接口的神经解析,这位虚拟世界架构师始终遵循着最初的程序逻辑——用技术解构文明,再用代码重组未来。蔡浩宇曾提出,

  “在2030年打造全球十亿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”。正如其在上海交大演讲中所说:

  “我们不是在追赶潮流,而是在创造未来。”这场关于虚拟世界的豪赌,或许将为中国科技企业开辟一条“技术+文化”双轮驱动的全球化新路径。作者:Lei Chenyi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