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太漂亮、太震撼了!”每到晚上,云南昌宁右甸生态农业湿地公园大型水秀都如期上演。县城和周边闻讯赶来的万余名观众齐聚云影湖畔,纷纷举着手机录相、拍照,生怕漏掉每一个精彩瞬间。
虽然距离水秀首演已经有一年多之久,但是作为东方园林城市故事总经理的杨利,每每听到客户描述这样的场景,还是忍不住泪湿眼眶。作为张艺谋《西湖印象》团队的前成员之一,她还做了长沙斑马湖《湘歌渔火》、开封汴西湖《古都童谣》等多个水秀,好评如潮。她笑言,昌宁正在成为当地最浪漫的地方。这次客户来是要求给水秀多做几个场景模板,因为有太多人想在这里过生日,想在这里求婚。
水秀只是公园里众多亮点中的一个,也只是所在的昌宁右甸河城镇核心段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一期工程。二期是茶韵公园提升改造,三期是水上田野公园、南部湿地科普公园。东方园林均全程参与。
漫步在公园里,你可以看到人工布置的一切与这片土地毫无违和感,应了一句“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”。在保留农田的同时,还保留了地头的田埂和野草,新修的田埂则先铺上人工草皮,再任由野草侵占形成天然的植物群落。景石,呈现出几近自然的原始生态,有的石头如裸岩般自然风化,有的呈自然滚落,甚至表现出不太稳固的形态。农田中,PG电子点缀了大量的滇朴、黄连木、桂花树,为的是当人们走到这里需要休息或眺望时,刚好有棵树能提供阴凉。
“经验和手法,在这里我会统统忘掉,将设计回归土地。公园建成后,这里的白鹭仍要留在这片土地上,不能让我们的到来,把这片土地上原本的主人赶跑了。”与杨利一样,从开工便驻守在工地的东方园林资深艺术总监舒鹤暗暗下了决心。
作为设计和施工的连接点,艺术总监的职责就是把设计从纸上拷贝到大地上。这也是东方园林从2007年起就开始建立艺术总监制度以来,从未改变的宗旨。为此,因为五一抢工导致现场效果不完美,还让工程部经历了两个月的苛刻返工。对此,已经晒成“黑人”的项目经理段敞晖有点委屈,但他理解,并无条件执行。因为,“艺术造园 传世千年”八个大字不只是刷在项目部的墙上让人看的。
过去十几年的城镇化,很庆幸,昌宁把他们最大的财富保留了下来,那就是城镇核心区的几千亩农田。2016年7月1日,东方园林承接的昌宁右甸河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开工。大河、湿地、农田,四季如春的阳光,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东方园林“三位一体”的水环境综合治理理念遇到了最佳实现场地。以水利、水生态、水景观“三位一体”的理念,打造“一轴三脉多核心”的右甸河生态景观体系,在东方园林和昌宁县政府的高度共识中,稳步推进。
项目一期完成后,当地居民施福军说,“几年前发现门前流过的河水变得浑浊起来,夏季还散发出难闻的味道。现在除了下雨天外,河水基本都是清的,看来又能像小时候一样下河游泳摸鱼了。”
河水由浑变清,得益于综合治理,主要包括污水集中处理、水质自然净化、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河道管护。昌宁县住建局副局长杨正明说,现在右甸河不仅可以实现汛期分洪、旱季补水的功能,还对上游6个村2.6万人生产生活污水、农业面源污染水进行了治理。水体通过表流、潜流、垂直流三级生态湿地净化系统,逐级净化处理,处理后水质可达到地表水二类A级标准。
说起垂直流湿地等水质净化技术,东方园林水环境技术中心总裁梁威,一脸的骄傲。在这方面,他是高手。他的团队所做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水系,是全国第一个利用处理后的城市尾水所建的水系。现在,他所领衔的东方园林水环境技术中心,也是公司“三位一体+智慧水务”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技术集成大脑,中心不大,但对于公司承接的所有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具有一票否决权。最近让他有些骄傲的还有,中心已经布局完成了三位一体技术专利体系,坐拥中山环保、上海立源,手握垂直流湿地技术、底泥原位修复技术,还拿下了水质监测的CMA证书,完成了水环境和水资源系统处理的闭环。很快,他就可以坐在北京的实验室里,时时了解右甸河这些河流的健康状况了。
昌宁是美丽、生态、安全的,也是幸运的。在千城一面的今天,启示尤其深刻的。对此,县住建局局长夏润楠介绍说,整个项目范围多达1万亩,一下子拿出这么庞大的土地面积,来搞不直接产生济效益的公益开发,县委、县政府下了很大决心。而且,在《昌宁县田园风光保护暂行规定》中,划了多达105平方公里的保护区,对其中的基本农田予以严格保护,永久保留,不得调整用地性质进行开发占用,不得破坏四周面山的自然林地,不得诱捕、猎杀、毒害野生动物,破坏其食物链和栖息环境。
惺惺相惜的理念,让东方园林首席艺术总监袁超,这位参与过包括上海世博公园等100个重要项目的匠人,也把右甸河项目当作一段宝贵的经历。他说,地球就是一个临时让人类借居的地方,但我们每一代人都在索取资源。我们做10个公园的时候,可不可以留一个公园给我们的孩子,30年后这一个公园就会变成一片森林!我觉得这是一种文明的状态,更是一种伟大的智慧。
正是有这样的设计师,有这样的政府决策者,才有今天的右甸河。在梁威、袁超、杨利、舒鹤们的背后,还有东方园林2500人的规划、设计、技术团队,他们懂景观、建筑、文旅、民宿,他们懂水,他们懂大地。他们更懂人。
“向着太阳,笑!”此时位于湿地东区的“梵高的花园”是最热闹的地方,那一片金黄的向日葵,吸引了众多家庭和孩子。不远的河边,有一棵很粗的大树,根部用石块支砌保护起来,树干上挂着个铁牌,上面写着:树名垂柳,年龄150岁,编号132。
“远梦似曾经此地,游子恍疑是故乡。”这是明代状元杨升庵在五百年前留下的昌宁印象。相信今天有很多人应该感到欣慰,因为他们共同的努力留住了这份乡愁,致敬了这片土地。